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17年9月28日)
时间:2017-10-12 10:06 作者: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来源:商务部 点击量:


【高峰】:一、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贸易流通和对外贸易发展成就的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狠抓政策落实,在国内贸易流通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统一大市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对外贸易方面,大力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三项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为广大外贸企业减负助力,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五年来,国内贸易流通呈现四大亮点:

第一是流通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形成促进内贸流通改革创新发展政策框架体系。商务部在上海等9个城市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的综合试点,在北京等10个城市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试点,建立了9个市级、70个县级商务综合执法队伍。推进汽车流通体制改革,打破了实行十多年的汽车品牌授权销售单一模式。进一步健全肉类、食糖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建立了由63种应急商品,1200多家骨干企业,640多个应急商品集散地,1.4万多个投放网点组成的应急投放网络,应急保供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是消费供给持续改善。商务部会同12个部门组织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增加中高端商品和优质服务的供给。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加大支持实体商业发展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打击侵权假冒统筹协调机制,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和商务诚信建设。201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21.4万亿元增长至33.2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1.8%提高到64.6%,连续三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第三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我们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促进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电子商务规模从2012年的8.1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6.1万亿元,网络零售额从1.3万亿元猛增到5.2万亿元。我国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四年来共建设示范县756个,覆盖28个省区市,其中国家级贫困县有498个,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60%,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5064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8945亿元,同比增长76.8%。农村电商就业人数从不足一千万人增加到两千万人,增长了一倍。2017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5376亿元,同比增长38%。

第四是统一大市场建设日趋完善。我们着力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推进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的建设,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五年来,全国城乡流通体系日趋健全,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线上线下融合的内贸流通体系。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18%降至2016年的14.9%,社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0%。    
【高峰】:五年来,我国外贸发展同样呈现了四大亮点:

一是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我国连续八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我国出口国际市场的份额从2011年的10.4%升至2016年的13.2%,外贸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16年,我国进口关税和环节税合计1.54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3.4%,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8亿人次左右,约占全国就业总数的23%。

二是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了45.6%和27.7%,比2011年分别提高3.1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15.2%,比2011年提高3.3个百分点。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快速发展,占出口的比重提高到53.8%,比2011年提高5.5个百分点。

三是外贸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占我国出口中的比重首次超过其他企业,由2011年的33.5%提高到2016年的46%,提高12.5个百分点。外贸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营销能力不断增强,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营销渠道以及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增速高于传统商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业态快速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

四是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复苏贡献巨大。我们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加快实施积极的进口政策,“中国制造”惠及全球消费者,“中国市场”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进口占全球份额的十分之一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进口额增加了5815亿美元,占全球增量的近20%,成为全球贸易复苏的重要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国内贸易流通方面,努力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质量,补短板、降成本,推动流通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对外贸易方面,我们将继续巩固我国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积极扩大进口,推动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努力办好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妥善应对各种贸易摩擦,力争早日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获得连任,下月中德之间也将迎来中德建交45周年,请发言人介绍一下中德贸易方面最新取得的进展?德国促进中欧贸易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高峰】: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访德,确立了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步入了高水平发展阶段,各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中德务实合作不仅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也成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开展互利共赢合作的典范。

根据中方统计,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和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2016年,中德贸易额为1513亿美元,占同期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的27.7%。今年1-8月中德贸易额为1077.8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我出口458.3亿美元,增长了7.9%;进口619.5亿美元,增长了9.3%。中德两国在开展“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第三方市场以及地方产业园区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此外,中德两国还在二十国集团等许多国际场合密切合作,共同倡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我们愿与德方继续加强沟通,为两国贸易和投资的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在双边关系中“压舱石”和“推进器”的作用,共同推动中欧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经济参考报】:此前商务部等四部门发布《进一步规范企业对外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到要建立境外投资的黑名单制度,最近有消息称近期会将违反对外投资规则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当中请问是否属实?对于遏制非理性投资还有哪些举措?    
【高峰】:今年8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要“建立境外投资黑名单制度,对违规投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目前,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有关细化落实工作,争取尽早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

对于遏制非理性的对外投资,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坚决的。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境外投资的真实性审查,完善境外投资备案报告的管理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帮助企业既能够规范稳健地“走出去”,又能够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对外投资中的风险。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