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2年8月5日,国家级医学中心专项精准帮扶工程——脊柱微创暨疼痛康复技术培训示范中心·5G远程门诊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举行。
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有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委员,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主任狄森,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医卫处处长田素丽,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院长张福春,副院长戴轶,科教办主任王旭,医务科主任李岚,院长办公室主任武海萍,微创脊柱科主任蒋毅等。启动仪式由副院长黄慧贤主持。
狄森主任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联合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振兴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资源资金方面的优势,开展“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医疗卫生专项精准帮扶工程。在帮扶过程中,开创品牌、人才、技术、资金、科研五位一体同步下沉的模式,采用“双主任”制,一年40周下派专家进行门诊、手术、查房带教、科研等,从而实现基层医院专科能力的整体提升。

蒋毅主任在合作项目介绍中指出,该项目是基于对基层医院的重点帮扶,通过远程门诊、示范教学、实习进修、基层带教等方式建立北京与基层医院的互联,提高基层的微创医疗技术,实现规范化诊疗建设的创新型帮扶模式,完成“大病不出县”的帮扶初心。

张福春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国家级医学中心医疗卫生精准帮扶工程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做了很多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改革发展之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作为首都医疗单位,参加该帮扶工程,将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着力解决人民就医难的问题,护佑人民健康。
仪式上,狄森主任与张福春院长代表双方单位进行签约,并为“脊柱微创暨疼痛康复技术培训示范中心”与“5G远程门诊中心”项目揭牌。



随后,双方参会嘉宾共同登台触摸圆球,象征着“国家级医学中心专项精准帮扶工程——脊柱微创暨疼痛康复技术培训示范中心·5G远程门诊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据悉,“大病不出县”国家级医学中心专项精准帮扶工程是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指导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振兴与发展工作委员会、智慧健康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联合一批国家级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内知名医院共同发起的,着力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实现“大病不出县”为目的的医疗卫生精准帮扶工程。该工程致力于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助力于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目前计划在每个重点省市选取5个试点地区,全国共帮扶100家二甲以上医院进行国家级医学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