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5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乡建设村村医李俊义在村卫生室等候村民白板仁的到来。前些日子,白板仁来村卫生室就诊时,李俊义建议她进一步进行诊治,通过一个会“行走”的助诊包,为其免费挂了一个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远程专家门诊号。
预约就诊时间要到了,李俊义一边电话联系白板仁不要耽误就诊时间,一边把白板仁的病历等相关材料上传,方便专家提前了解病人情况。唐都医院专家的视频连线刚一响起,李俊义立即接通,与白板仁坐在一起,开启了长达半个小时的远程问诊。
“要不是李大夫帮我挂这个号,我怎么能这么顺利挂到三甲医院的专家号?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白板仁笑着说。

其实,李俊义口中“行走”的助诊包也是一座会“行走”的医院。
2021年8月份以来,达拉特旗以内蒙古自治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单位为契机,以34万农牧民健康管理为依托,经达拉特旗委、旗政府多次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沟通对接,全区首家“行走的医院”项目成功落户达拉特旗。

李俊义使用的全科医生助诊包,就是“行走的医院”项目为基层医生配备的智能化诊疗设备。助诊包可以通过连接超声探头、导联线等不同的外接设备,进行24项血液化验、11项尿液检测、超声影像检测、心电图检测以及血压、血氧等常规检测,几分钟便可出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与当地县医院医生乃至于北京、上海等地三甲医院专家连线,完成问诊。2022年,达拉特旗把“行走的医院”项目列为十大民生项目之一。5月16日,“行走的医院”项目平台正式启用。该项目启动后,为全旗45个村(嘎查)卫生室、5个基层卫生院免费发放50套“全科医生助诊包”,3年内每日免费向村民提供100个北京、上海等三甲医院的远程专家门诊号,真正打通了老百姓就医的“最后一公里”,将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据悉,“行走的医院”是在农工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联合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振兴与发展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医疗帮扶项目,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目的的医疗卫生专项精准帮扶工程。通过搭建远程诊疗平台、为基层医生配备智能化“全科医生助诊包”等精准举措,构建“互联网+远程诊疗”模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破解“看病难”问题,让老百姓“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