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已有40年。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总数达229家,已经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建设的“亲历者”,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胡英杰在9月7日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全国投资促进机构对接交流活动上,从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经开区的发展。
胡英杰表示,40年来,各地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迅速发展壮大,肩负起我国改革开放探路者、开拓者、建设者和奉献者的重要角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效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长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忆往昔,胡英杰动情地说道:“从1993年到秦皇岛开发区工作直至2018年正式退休的25年间,我亲身见证了秦皇岛开发区由最初1.9平方公里起步,发展壮大到128平方公里,实现了由‘忽略不计’到全市重要增长极的巨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秦皇岛开发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建成了集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产业新城,成为全省一流开发区和全国闻名特色产业园区。”
据悉,第二十二届全国投资促进机构对接交流活动是第二十四届投洽会的重点国际投资促进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联合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等国际组织主办。
适逢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之际,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百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集锦(1984—2024)》发布仪式。“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国际商报社共同在《国际商报》上开设‘奋进四十年·国家级经开区巡礼’专栏,自今年第一个工作日起,连续在《国际商报》头版刊登了100个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历程,并将其汇集为《百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集锦》,以展示国家级经开区40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风采和贡献。”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马秀红在致辞中称。
此外,在本届投洽会上,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还在“新能源与绿色创新展区”专门设立了“绿色低碳园区”展位,展览展示开发区在创建绿色低碳园区方面的成绩。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在内的多家园区展示了近年来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完善绿色低碳产业政策体系等方面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