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第十届绿色创新发展合作交流活动圆满落幕,共绘绿色品牌出海新蓝图
时间:2025-09-12 16:38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97日下午,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主办,中国投促会企业出海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有米有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宁波赛尔集团协办的“第十届绿色创新发展合作交流活动”在厦门成功举办。本届活动以“绿色品牌 破浪出海”为主题,来自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修班学员等300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等前沿议题深入交流,为中外企业、园区及机构搭建高效合作桥梁,推动绿色品牌全球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图片

开幕式环节,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福建省副省长魏晓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和机构伙伴关系司司长舒骆玫先后发表致辞。随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带来开幕演讲。各位发言嘉宾从不同维度解读绿色品牌出海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本环节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特邀副会长姚文萍主持。

图片

房爱卿会长指出,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全球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国际共识。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已构建起优势显著的绿色发展市场、产业与技术体系。他进一步提出四点建议:以科技创新激活绿色动能,以产业升级筑牢绿色根基,以国际合作拓展绿色空间,以绿色品牌出海参与全球绿色治理。同时,他表示中国投促会将持续搭建绿色合作平台,组织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呼吁各方携手开创绿色品牌出海新局面。

图片

魏晓奎副省长介绍,中国是绿色发展坚定行动派与重要贡献者,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绿色发展相关理念,中方还将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成立能源等三大合作平台及科技创新等三大合作中心。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实践地和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8位,人均GDP全国第4,培育5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核电等领域有世界领先技术,清洁能源占比高,森林覆盖率连续46年全国第1。他指出本次活动为绿色合作提供重要平台,福建正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希望与各方深化合作,欢迎中外企业赴闽开展绿色产业合作,共促绿色发展。

图片

舒骆玫司长表示,本次会议聚焦中国企业扩大全球足迹以促进绿色发展,既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九项,也顺应全球投资开放协作的需求。联合国工发组织作为推动工业化的专门机构,始终坚持工业化与地球保护并行,将低排放发展列为优先事项。她提出三项举措:提供绿色发展创新工具、依托全球网络助力中国企业对接海外、推动绿色技术转让。此外,她提及过往合作成果并坚信深化合作能加速全球绿色技术部署,构建更开放、更具活力的绿色技术生态。

图片

刘世锦副主任凭借深厚的政策研究经验与行业洞察力,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绿色品牌全球化路径提供战略性指导,引发全场共鸣。他在演讲中指出,“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低碳绿色产业快速崛起,在光伏、风电等领域居世界前列,形成有别于欧盟的创新驱动转型路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双碳目标提供有效长期激励。202381%新增可再生能源成本低于化石燃料,光伏等技术迭代加速。当前需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同时通过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新型碳交易机制、推进碳排放双控等深化改革,破解新能源发展难题,推动“十五五”低碳绿色产业持续发展。

图片

在“2025中国新消费品牌全球化主题演讲”环节,四位行业领军者分享实战经验,赛尔集团全球化运营中心总经理易青,有米有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浩禹,第十三届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创会会长黄华春,北京米链共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OO王奕夫,围绕新消费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供应链优化与管理、跨境电商运营与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新消费品牌出海提供宝贵经验借鉴与实操指南。本环节由福建省侨联省直侨联委员兼职副秘书长施奕凤主持。

图片

圆桌论坛以“出海阳光行”为主题,嘉宾阵容涵盖媒体、技术、企业运营等多元领域,阳光卫视董事长陈平,国际区块链文化基金会理事谢玢,赛尔集团全球化运营中心总经理易青,有米有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浩禹等嘉宾,围绕品牌出海过程中的合规风险、市场适配、供应链保障等痛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实战解决方案,现场思想碰撞激烈,氛围活跃。

本次“第十届绿色创新发展合作交流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为绿色品牌出海汇聚多方智慧与资源,更推动绿色创新理念的广泛传播。未来,随着各方合作的持续深化,将进一步助力中国绿色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中国动能。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