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2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品牌活动之一,“第五届RCEP经贸合作对接交流活动”于2025年9月8日下午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主办,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RCEP成员国有关政府部门官员、驻华使节、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商协会代表、经贸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嘉宾,聚焦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前景下,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产业链融合发展、供应链互联互通、区域投资重点领域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探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开幕致辞阶段,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燕、缅甸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瓦瓦貌分别发表致辞。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燕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供应链区域化重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蔓延等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平稳运行近4年,成为区域经贸合作发展“压舱石”。为推进RCEP务实合作,她呼吁成员国应以数字经济为纽带,激活协同效能;以绿色经济为导向,重塑可持续竞争力;以供应链互联互通为支撑,夯实产业链融合基石。她表示加强RCEP的实施与深化合作,既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维护区域经济稳定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成员国互利共赢、重塑区域经贸合作新优势的战略支撑。缅甸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瓦瓦貌表示,RCEP不仅仅是一项贸易协定,它更象征着对一个共同未来的坚定承诺,一个以繁荣和本地区广泛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未来。RCEP不仅将继续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石,而且将作为全球经济韧性以及机遇的绝佳典范。缅甸建议在RCEP框架下优先推进互联互通与物流合作、技术转让与能力建设以及可持续供应链发展三大领域,以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和包容性。她呼吁全面落实RCEP条款,加强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重申缅甸对RCEP的坚定承诺,愿与各成员国共同建设更具韧性、可持续性和更包容的区域共同体。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杜莹芬表示,RCEP生效以来贸易规模稳定增长,区域内依存度提升,产业链布局优化,区域生产网络成型,技术赋能初显,数字化协同起步。然而,地缘政治冲突、规则标准不统一、成员国发展差距及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问题仍制约协定红利释放。为此,应从构建韧性供应链、深化边境内措施协调、促进包容发展及加强技术赋能与机制保障四方面推进深化合作。通过多边合作与制度创新,RCEP有望实现效率与安全并重的高质量一体化,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链稳定的重要支撑。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陈志阳表示,2024年RCEP区域内贸易总额达到了5.7万亿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占比均超过3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到2030年,RCEP区域有望贡献全球约32.7%的经济增长。在全球和区域经济形势面临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各国各界应该充分的利用好RCEP、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等超大型区域自贸合作的安排,积极维护和巩固区域经济合作的势头,继续深挖区域自贸合作的潜力,持续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筑牢合作纽带,共谋长远发展。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高元元指出,RCEP生效三年来有效促进了区域贸易一体化和产业链融合,但成员国间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挑战。她提出应以RCEP为纽带,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为抓手,从构建数字丝绸之路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合作样板、完善供应链安全网络三方面深化合作。她强调,应通过规则创新、机制协同和人文交流,共同推动RCEP行稳致远,助力亚太经济持续繁荣。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投资处代理投资领事、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广州办事处代理主任赛夫万表示,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是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下属的主要投资促进机构,致力于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国投资提供全流程支持与服务。马来西亚政府推出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多项亲商政策,并重点推动半导体、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等关键行业发展。中国连续多年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双方合作前景广阔,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将持续助力中国企业顺利落地并拓展区域市场。日中投资促进机构代表理事、秘书长冈丰树指出,RCEP协定通过优化原产地规则和降低贸易壁垒,显著促进了日本与中国、东南亚之间的供应链整合与投资贸易合作。日中投资促进机构近年来重点关注ESG经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区域协同,并积极推动日中企业在东南亚共建价值链与生态系统;2025年将继续深化RCEP实施、搭建可持续合作平台,并进一步拓展三国在高端制造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互利共赢。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地区总部总代表黄在元表示,在RCEP框架下,中韩两国正积极拓展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韩国在氢能源、燃料电池及数字技术上具备优势,而中国拥有广阔市场与丰富应用场景,双方通过技术协同与供应链整合已形成多个落地项目。未来将依托RCEP原产地累积等规则,进一步推动区域内绿色产业链构建和数字贸易便利化。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助力两国企业对接资源、降低制度壁垒,共同把握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鑫表示,博彦科技凭借30年全球化经验,提出以“察势、驭势、求变、共生”为核心,助力中外企业把握RCEP与数字经济机遇,突破合规与本地化等出海挑战。通过“技术标准化+场景本土化”双轨模式及AI赋能,构建跨境协作生态,推动区域产业链融合与双向价值共创。企业致力于搭建中外企业共生平台,既支持中国数字能力出海,也促进海外技术与资源对接中国市场。新加坡鸿信国际创始人兼董事关欣欣指出,新加坡凭借安全稳定的环境、外汇自由及辐射东南亚的地理优势,正成为中企出海东南亚的首选枢纽。企业可采用“新加坡+1”模式,将总部或研发中心设于新加坡,并结合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的制造与供应链资源,实现高效区域布局。她强调出海需高度重视合规风险,并建议借助专业机构和政府支持,避免因不熟悉当地法律而影响国际化进程。本次交流活动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特邀副会长吕建华主持。会议气氛热烈,发言嘉宾围绕深化RCEP合作、促进区域产业链融合、提升供应链韧性、强化区域协同、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构建开放包容的一体化市场等议题,提出了务实且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来自RCEP成员国政府主管部门、专家智库、投资促进机构以及企业代表等约150名嘉宾出席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