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服务外包是指专业服务供应商通过契约的方式,为组织(企业、政府、社团等)提供服务,完成组织内部现有或新增的业务流程中持续投入的中间服务的经济活动。为加快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助力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和幸福石家庄建设,根据国家和省有关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全市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年均增长25%以上;培养一批中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服务外包知名企业,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服务外包专业园区;人才队伍规模和素质进一步提高,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大幅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外包业务占比不断提高,重点支持软件研发、医药研发、客户服务、影视动漫制作、数据处理等服务外包业态;服务外包产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扶持政策
(一)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精神,我市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按规定享受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增值税免税政策。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用足用好国家、省政策资金,鼓励和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安排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2完善现有财政资金政策,优化资金安排和使用方向,改进支持方式,加大对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支持,鼓励开展国际服务外包研发、人才培训、资质认证、公共服务等。参照国家和省服务外包鼓励等政策,结合我市实际,适时制定出台我市服务外包鼓励办法,支持优势和先进服务外包企业快速发展。
3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投入等市场化支持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企业的投入,扩大服务出口。
(三)加强金融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创新符合监管政策、适应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专利及版权等知识产权质押。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有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指导下,依法合规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境外并购等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提升保险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提高承保和理赔效率。利用现有资金政策,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服务外包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进入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扩大融资,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四)实施灵活的劳动保障政策
根据服务外包特点和企业实际,允许企业通过实行不定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调整工作时间,达到与全球同步工作,合理支付费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范管理。发挥政府引导和管理职能,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保障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成立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石家庄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服务外包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解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负责协调和推进具体工作。
2参照河北省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认定办法,由市商务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的认定力度。
3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服务外包领域版权、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执法监管力度。建立服务外包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体系,惩戒失信,打击欺诈,完善服务外包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保障国家安全。
4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企业自发建立石家庄市服务外包协会,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研究制订服务和人才标准。鼓励研究机构、商协会、高校和企业在服务外包协会的组织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
5加强服务外包业务统计及分析工作。市商务局会同市统计局,根据国家有关服务贸易统计规定,负责全市服务外包业务数据统计、分析和发布。加强与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数据信息交流与合作,定期发布服务外包统计数据,编制《石家庄市服务外包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石家庄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有关工作费用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二)抓好示范园区(基地)、培训基地和骨干企业建设。重点支持1个园区申报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着力扶持3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重点培育10个市级服务外包产业基地、10个培训基地、5所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学院;努力培育50家具有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
(三)积极承接境内外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按照梯度产业转移规律,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专题招商,重点吸引京津服务外包企业来我市投资创业。利用国内外各种专业服务外包洽谈会推介石家庄,瞄准日韩、港台、欧美等市场,引进一批境外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
(四)简化服务外包企业审批程序。从快办理服务外包企业准入审批和企业登记,开展“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并联审批”试点工作,成熟后对各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的企业设立按照行政区划归口登记,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质监组织机构代码证“一窗收件、同时审批、一窗发证”,并开辟绿色通道,为入驻企业提供便利服务。根据企业申请,可以在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服务外包”字样。
(五)建立服务外包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石家庄商务云中心建设石家庄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类应用软件、网络平台、宽带接入、终端租赁等全方位的保障服务,有效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与国内外大型服务外包网站建立链接,为服务外包园区(基地)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六)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各种渠道建立境外营销中心和接包网络。鼓励企业向境外申请专利、商标注册和资质认证。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重点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服务外包专业展会,帮助其寻找与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合作的机会。
(七)加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力度。建设石家庄市服务外包人才校企联盟,采用学院式培训、第三方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等各种模式培训服务外包人才。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企业与有关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定制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创建“示范型服务外包学院”。
(八)大力引进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将服务外包高级人才纳入引智范围,享受引进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推进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奖励。
四、适用范围
(一)本意见适用于在石家庄市内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商务主管部门认定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及培训机构。
(二)企业近两年在工商、税收、进出口业务、财务、外汇及海关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行为。
(三)服务外包业务范围包括:业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
各县(市)、区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业务机构,调配人员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确保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附件:
1石家庄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名单
2服务外包业务范围表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15年6月17日
附件1
石家庄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张业 副市长
副组长:
马立宁 市政府副秘书长
田嘉一 市商务局局长
成员:
郭纯阳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云龙 市商务局副调研员
赵春来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服务业办主任
周巧娥 市财政局副局长
邢卫建 市工信局副局长
李新启 市科技局总工程师
高昆 市国税局副局长
张铁真 市地税局副局长
刘瑞平 市人社局调研员
苏志远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左春和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杨建波 市统计局副局长
路拴增 市工商局副局长
苗先国 市投促局副局长
石家庄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田嘉一同志兼任。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