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扶摇三千里,踏歌奋进逐浪高。成立于1991年8月的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30余年的砥砺前行,如今建成了整车、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形成了“商乘并举、油电并重”的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商用车汽车汽配零部件交易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最佳汽车产业示范开发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等9个国字招牌,成为十堰市乃至湖北省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聚链成势
壮大产业集群 助力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是十堰经开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近年来,十堰经开区锚定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目标,科学制定《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实施方案》《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增强辐射带动力,如今建成了东风小康工业园、龙门工业园、港澳台工业园、神鹰工业园、温州工业园、林安商贸物流园六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5807家。其中,具备商用车、乘用车完整汽车生产资质企业4家、新能源车生产资质企业3家、改装车资质企业9家,涵盖乘、商、微及各类专用车、新能源(氢能)汽车等,可生产78种车型,具备年产5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拥有零部件配套企业1200家,可生产700余种总成、3000余种零部件,拥有中国汽配城品牌,其中6种零部件产业链产品位居全国第一,12种零部件产业链产品位居全省第一。
智谋新篇
聚焦科技赋能 澎湃创新动力
创新有道,智领未来。十堰经开区依托十堰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和国家火炬计划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持续优化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目前,产业基地内有500多家企业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其中省、市级高科技企业达50余家;近三年来实施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拥有具备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68家,专精特新企业39家,“金种子”“银种子”企业8家,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5个、省级22个、市级19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223家,隐形冠军17家,“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3家。
开疆拓土
深化对外开放 抢抓发展机遇
近年来,十堰经开区持续改革创新招商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展对外合作渠道,顺利实现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稳规模、优结构的目标。当前,十堰经开区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交易中心、国家物流枢纽项目、中国(十堰)汽配城、新经济产业园为载体,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市场、“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交易市场、中国汽配城交易市场和汽车后市场,规划12个国家物流枢纽经开区配套项目,计划总投资49.1亿元。成功举办首届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大会暨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成立湖北汽车零部件出口俄罗斯服务中心。聚创跨境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经营主体57个,2023年实现跨境电商出口6000万元。松林科技“汽配之家”平台成为全国首个垂直类汽配跨境电商平台,已在海关总署完成备案并投入使用,累计接入汽车零部件及出口企业300多家。
回首峥嵘岁月,奋进正当其时。历史机遇给予了十堰经开区广阔舞台,时间见证了十堰经开区的华丽蝶变。站在新起点、奔向新征程,十堰经开区将坚定不移实施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双轮驱动战略”,全力以赴擦亮国家级经开区和东风汽车两张“金字招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凝心聚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刘 明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