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西青经开区:质效并进,书写新时代“经开画卷”
时间:2024-03-14 13:16 作者: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从成立之初的2平方公里,到如今实际开发面积近30平方公里,历经十余载建设,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构建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档生活用品五大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驱动发展的“5+2”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一区十一园”的空间发展格局。

截至2023年10月,西青经开区累计引进企业5754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8家;吸引资金超过410亿美元,其中外资突破222亿美元,工业产值占到西青经开区一半以上,税收占1/3以上。2021年西青经开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完成,改革后西青经开区实行“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改制后的西青经开集团定位为专业园区运营商,着力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新管理体系。

作为天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西青经开区汇聚产业发展动能,抓住国际半导体产业重要战略窗口机遇期,主动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创新链,以链集群、以群固链,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园区目前已形成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测试一体化集成电路产业链,汇集了3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经济规模超200亿元,是天津市唯一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和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所在地,同时也是天津市首批市级产业主题园区。

在聚焦做大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的同时,西青经开区也在加快优势细分领域的发展,在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多点发力,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创新,畅通集群内外部协作网络,让园区企业从“点上出彩”到“全面开花”,产业质效持续提升。

在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下,企业间合作日益紧密,产业链条逐渐完善,一个个“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正枝脉舒展,包括建筑液压、井下设备、医疗器械等在内的特色产业集群显现出独特的集群效应。以井下设备集群为例,2022年,西青经开区市级矿业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总产值近60亿元,近3年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约为14%,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从推动“5+2”产业布局迎风而上,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大合奏”,西青经开区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力场。在顶层设计“有形之手”的推动下,西青经开区找准产业发展发力的重心和方向,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速前行。

目前,西青经开区已成为全国首批九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

奋进十余载,西青经开区产业布局厚积成势,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日益提升,区域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质效并进,实现了从“零基础”到经济高地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西青经开区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逐步拓展资产经营、产业投资等业务,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同时,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从顶层设计高度对产业方向、发展重点以及目标任务进行战略布局,全力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户、如期开工。改革创新的力量催动着产业发展滚滚向前,一幅幅新时代的“经开画卷”正在砥砺前行的西青人手中徐徐展开。

九万里风鹏正举,西青经开区向阳而生、生机勃发,正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目标定位,持续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打好“创新牌”,下好“改革棋”,不断朝着建设“一流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大步迈进。(李子晨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