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株潭都市圈、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又称九华)成立于2003年。20多年来,湘潭经开区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书写了一部砥砺前行的奋斗画卷,已成为湘潭经济主引擎、产业主阵地、项目主战场、融城桥头堡、湘江新区新片区。
自2011年获批成为国家级经开区以来,九华在承担国家产业园区历史使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道路上,始终将“敢想敢闯敢拼”的思想融入干事创业的行动中。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高技术转化应用示范基地、湖南省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湖南省“五好”园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在全省率先建立首批海外仓,湖南省首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单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九华争先创优、奋力奔跑。
逾20年来,九华138平方公里的土地时刻彰显着时代的担当,涌动着创业的激情,激荡着财富的活力,演绎着精彩的篇章。
目前,湘潭经开区已形成以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的“两主一特”产业体系。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以千亿级汽车城为目标,以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建设为载体,以吉利汽车为龙头,汇聚了舍弗勒、麦格纳等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企业,成功入围“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拥有龙头企业蓝思科技、宏大真空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打造了长株潭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集聚区;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亦蓬勃发展:“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落户九华,获评全国“2023年度医疗器械标杆产业园区”,并创造了湖南省多个“第一”,如湖南首个市州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服务站、湖南首个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一体化平台、湖南首个医疗器械审评核查工作站;搭建产业生态体系,审批速度领先全国。
“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员”,这是九华坚定不变的承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单位,中部地区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审批服务最优,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的经开区是九华执着的追求。培养产业、招商、规划、基金专业化团队,全力构建投融资专业服务体系,打造全国一流的专业化标杆园区,是九华不懈的探索。长沙、湘潭两市的大学城在九华交会,对接出一条总长35公里的“湘江西岸科创走廊”,4家国家级质检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丰富的科研资源,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今日的九华,已构建并将继续铺排最便捷的交通网络。湘潭高铁北站联通全国,长沙地铁3号线加速融城步伐(湖南省除长沙外唯一开通地铁的区域),长潭西高速公路、潭州大道、滨江路构建快速城际路网,一力物流实现公铁水联运……九华正加快融入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产业圈,成为承接省会溢出效应的核心区。
今日的九华,已建设并将继续打造最优质的产业集群。持续做实“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发展模式,重点推进湘江科学城、湘潭大学城等科教资源配套建设;加快推动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城、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湖南大学附属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九华院区、湖南湘江新区九华片区建设,未来可期。
今日的九华,已汇集并将继续集聚最高端的城市资源。雅礼、湖南师大附属中学、长沙市一中、湘潭和平小学等优质教育品牌纷纷入驻;体育小镇、通航机场即将竣工;高铁新城商圈、步步高新天地商圈、兴隆湖科创服务中心等绘就便民图景。
未来,一座湘潭大学城将在这里扎根;以兴隆湖科创服务中心、黄家湾国际人才小镇为代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研融合创新区将在这里闪耀;吉利乘用车、恒润汽车、博雷顿矿卡,九华汽车整车企业再扩容,一座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将在这里腾飞。
砥砺奋进二十载,逐梦九华新未来。锚定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创建“五好”园区示范区,九华正乘风破浪,逐梦湘江。(邵志媛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