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历经近20年的发展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党的十八大以来,锡山经开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战略叠加机遇,扛起引领无锡“东向接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使命担当,积极参与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推动苏锡协同发展,成为无锡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新引擎。
建设现代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锡山经开区主动顺应全球产业布局向“近岸化”“短链化”转变的趋势,聚焦重大、优质、前瞻项目,打造“三特四新五园”,形成“千亿产业平台”,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一是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凸显重特大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引建“主阵地”。聚焦“三特四新”产业方向,50亿元、100亿元级重特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项目数量、质量和工业供地挂牌数均创近十年新高。
二是按照“规划引领、项目先行”,掀起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开发“新热潮”。完成战略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成功获批国家开发银行117亿元宛山湖生态整治和综合开发绿色生态办公区(EOD)项目授信,累计规划建设223亿元的政府投资项目,投资项目完成率位列全市科技城半年度考核第一。
三是围绕“六个一”推进机制,加快“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建设。美兮健康产业园、钠电产业园正式揭牌,光电信息产业园、中欧产业园一期等正式投用,长三角工业芯谷等一批高端科创载体即将竣工。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研究院、上海交大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磅平台先后落地,“硬科技”产业实现“大集群”。
四是狠抓骨干企业服务,大力实施技改扩能,全力引导企业上市。三年累计实施超千万元技改项目184个,技改投入457亿元。中科微至成为锡山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吉冈精密成为无锡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鑫宏业于2023年6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五是全力推进城市形象建设,积极改善民生配套服务。云林生态体育公园一期、南兴塘河云林滨水公园等10个景观项目完成建设,新增景观面积约75万平方米。云林实验小学荟聚校区、云林春雷幼儿园和云林春雷小学先后建成投用,云林片区基础教育资源分布更加优质均衡。投用锡虞路“时光里”桥下公园,建成约8万平方米的云林棚改安置房项目。
六是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深化区街管理体制改革,制订出台《关于推进“九个协同”发展 理顺区街职责边界的实施办法》,优化调整10余项经济发展与社会事务管理事项,有效理清锡山经开区与托管街道职责边界,更好聚焦高质量发展主责主业。深化“小管委会+大公司”改革,对5个内设机构的14个处室职能进行优化整合,管理体制迸发新活力。
以创新提升作为发展动能
锡山经开区始终以创新提升作为发展动能,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全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锡山经开区成立以来,先后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外资企业在此落户投资,占该区企业总数的近24%。2001年至今,累计实际使用外资80.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排在全国同类经开区前列。2023年前10个月,实现进出口总额39.95亿美元,外向型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加速开拓高质量产业转型新路径。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加强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以生产提“智”带动产品提质。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的经开区企业无锡一棉,车间智能化率达75%,生产效率提升逾20%,运行成本降低超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1%。经开区企业中科微至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制造企业。
努力交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新答卷。坚持创新驱动主战略,推进科技、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无锡市博站考核“十连冠”,建成投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科创飞地。清华大学无锡碳中和示范基地等一批大院大所相继落户,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获评省级众创空间。
大力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新典范。先后建成一大批重点民生工程,完成春雷路、春江路等一批道路的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依托沪宁高速公路道口交通优势,成功打造国内外零售巨头集聚的“无锡第二商圈”。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强化,“美丽经开区”展露新颜。
加快催生全方位改革创新新活力。推进“去行政化”改革,管委会与下属街道、园区平台公司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深化全员聘任制、招商工作机制改革,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组建行政审批局,对照国家级经开区全链赋权清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项目立项、规划、用地、环保、报建等开展全流程跨前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深化“最多跑一次”,推出更多“点菜式”定制化服务,更加高效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全面构建可持续绿色低碳新体系。以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腾笼换鸟”战略,深入推进“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演进。累计搬迁关闭不符合产业定位的工业企业215家,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注重引导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相关企业实现电子类废水中水回用率达40%以上。以获评绿色低碳示范园区为契机,云林科创中心为先导,成为无锡首个低碳园区。完成恩捷新材料、力扬纤维、国宏工具等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新增装机容量达26.16兆瓦。高效统筹华晟异质结、力神新能源研究院等省、市重点项目能耗双控项目进度。
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园区
未来,锡山经开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围绕全市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意见,锚定“高标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园区”发展定位,聚焦“西区二次开发、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开发、战略产业集群、改革创新赋能”四大主线,紧扣“大产业、硬科技、市场化、国际化”,实打实抓好“内涵式增长”,全力推进产业高新化,打造高新经开区。
在实施科技创新方面,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积极对接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引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创新机构,打造区域协同、重点突出、分布合理的创新平台网络。服务并支持好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探索建设海外科创基地,加快推动一线城市优质项目异地孵化、梯次转移、精准落地。
在打造美丽经开区方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落实各类环保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安全、环保、能耗等产业准入标准,对高风险、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严把“进口关”,实行重大风险“一票否决”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大力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全面融入国家和江苏省改革开放总体战略,更大力度深化经济、科技、生态等重点领域改革,更高水平扩大开放,全力抢抓“一带一路”和RCEP机遇,在推动外商投资、深化对外开放、优化海外布局等领域实现新突破,鼓励优质企业更大步伐“走出去”,更高质量“引进来”,持续彰显作为改革前沿、开放高地的澎湃活力。(李 可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