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南通经开区:奋力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
时间:2024-01-17 17:15 作者: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跃升至第21位,比上一年度上升18位——这是在日前商务部公布的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南通经开区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里,优质的营商环境无疑是一个重要“加分项”。近年来,南通经开区锚定“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的发展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了重要力量。


政务服务保驾,法治建设护航

“南通经开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为我们企业发展创造了极大便利!”谈及南通经开区为企业开展的政务服务,德之馨香精香料(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林华赞不绝口,“自落户经开区以来,我们的发展势头不断向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开区不断探索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

陆林华的感受也是众多落户南通经开区企业的一致心声。目前,南通经开区正着力构建“1+1+1”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已引入“能达E企通”政府服务点,初步设置8个服务窗口,包括政务服务、资本金融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公共平台服务、租赁服务、招商服务及物业服务等,最大程度在政务服务配套上为科创企业发展赋能。

与此同时,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也是南通经开区发力的重点领域。从2023年起,南通经开区法院积极筹建涉外商事审判中心,制定《涉外商事审判工作规程》,主动融入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提升行动;对于涉及影响营商环境的重大案件,切实将办案视角提升到服务大局的高度,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化解纷争,受到当事人的高度评价,也为投资者在南通经开区依法开展经营投资活动注入“强心剂”。


聚焦急难愁盼,助力企业发展

“助企发展办实事,高效服务解难题”——日前,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南通经开区市场监管局送来一面锦旗。锦旗虽小,却凝聚了企业对该局助企纾困的由衷感激之情。“开发区的贴心服务,让我们有信心在这里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尤奇激动而坚定地表示。

据了解,青昀新材料是南通市重点招引从事新材料研发的科技型企业。项目落地当年,企业曾因新公司参加社保人员较少等原因,在4件专利的申请过程中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行为”,企业研发创新受阻。南通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协助企业梳理研发证明及申诉材料,向上级部门说明相关情况,并为企业申请了南通市知识产权预审绿色通道,彻底解决了新项目企业专利授权周期长、容易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行为”等问题。企业投产当年即提交专利申请21件,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24件。

这面锦旗的背后,是近年来南通经开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截至2023年10月底,南通经开区发明专利授权量587件,同比增长64.4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8.96件,稳居南通市第一。新增国家专利优秀奖3项,首届省政府专利金奖1项(全市唯一)、优秀奖2项,获奖数位居南通市第一。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优势企业2家,获评数位居南通市第一。通过“江苏精品”认证企业9家,省质量信用AA级及以上企业7家,企业数位居南通市第一。


开展招才引智,推动产才融合

“企业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南通经开区手把手的扶持。”南通朝蓬光电负责人钟奇博士说,2020年他来到南通经开区创业,相关部门全程辅导他申报江海英才、星湖人才,企业成立后又帮忙找厂房,对接客户和投资人,目前他创建的企业已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市场稳定。

钟奇的经历是近年来南通经开区卓有成效地开展招才引智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2021年—2023年,南通经开区共计引进和培育国家级人才14名,省级人才攻关联合体1项,省“双创人才”15名,省“双创团队”1个,省“333工程”13名,市“江海英才”44名,市“226工程”46名,区“星湖计划”53名。

在招引人才的同时,南通经开区还着力推动产才深度融合。近年来,南通经开区赴德国、土耳其、新加坡等地开展对外人才科创项目招引,举办南通开发区·南京大学技术转移合作暨科技成果发布会、2023长三角新通信产业发展峰会等科技招商活动10余场,促成航天宏图、晨兴医疗等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优质科创项目落户。(洪剑儒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