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秦皇岛经开区:开放风劲恰扬帆
时间:2024-01-12 10:49 作者: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从神舟系列飞船,到空间站、月球车,我国航天器上几乎都有星箭公司生产的特种玻璃产品,我们的秘诀之一就是创新。”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勇手持着仅有头发丝1/10厚度的特种玻璃说。这家由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孵化的高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已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供1200余万片特种玻璃盖片。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经开区自1984年成立时就确立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目标。经过40年的发展,秦皇岛经开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现代产业主阵地、改革开放排头兵,先后获得中国创造力开发区、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最具发展潜力园区、河北省经济发展先进开发区、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开发区、河北省开放发展十佳开发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惟改革者进,惟开放者兴,惟创新者强。

科技创新领航向,打造“创新驱动先行区”。近年来,秦皇岛经开区把主导产业作为科技创新主战场,围绕产业所急、所需、所盼开展定向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方面,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支持加快建设工程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难题,提升产业链水平。另一方面,激活创新资源,突出创业港湾主平台和主引擎作用,瞄准主导产业需求,全面强化科技招商,深入开展“名企+名校”行动,大力培育引进创新团队和中小微企业,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为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强劲动力。2022年,秦皇岛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4.48亿元,实现利润59.56亿元,分别占经开区总量的67.01%和79.64%。

矢志不渝促开放,打造“对外开放引领区”。秦皇岛综合保税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管委会+公司”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企业采取“一对一”帮扶、“量身定制”等有效举措,不断扩大保税物流业务规模,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同时,将在已经复制推广11项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保税展示交易等7项自贸试验区政策复制推广工作,积极引导企业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增比进位,进入全国综保区百强行列。2023年1月—9月秦皇岛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总值56.3亿元,同比增长51.5%,增幅位居河北省第一。

聚焦主业抓项目,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经过多年发展,秦皇岛经开区引进了中信戴卡、中粮鹏泰等一批龙头项目,培育了汽车及零部件、粮油食品精深加工、重大装备智能制造等六大优势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建成了世界最大铝制汽车零部件基地、中国重要汽车玻璃生产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北方最大粮油食品加工基地,打造了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以来,秦皇岛经开区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03个,总投资459.54亿元。目前,47个前期项目完成立项,10个项目提前开工;重点建设项目55个,总投资198.15亿元,全部开工建设;完成重点项目要素供给事项100余个,连续三个季度在秦皇岛市项目建设综合评价中列第一位。

多措并举优环境,打造“营商环境示范区”。建区以来,秦皇岛经开区在实践中形成了“三个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好经验、好做法。多年来,秦皇岛经开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为河北省首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近几年,秦皇岛经开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站式行政审批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专班作用,扎实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为企业提供全员全生命周期包联服务。

(刘 明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