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滨州经开区:凝心聚力为高质量发展谋篇起势
时间:2024-04-19 14:51 作者: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2001年启动建设,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过二十余载峥嵘岁月的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绘就了一部砥砺前行的奋斗画卷。

滨州经开区总管辖面积80.98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经开区。多年来,滨州经开区敢为先锋,以不服输的韧劲和干劲组合出拳、全面发力,奋力打造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本”。

数据显示,2023年,滨州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进出口总额增长28%,实际利用外资80.2%,在2023年全国230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排名第113位,比2022年提升13个位次。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优化产业结构是打造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本”的基础。长期以来,滨州经开区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3+1”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高端装备产业“强中做特”——依托魏桥优质电解铝资源,形成以魏桥、北汽、中信等世界500强企业为龙头,宏诺新材料、渤海活塞、盟威戴卡、戴森车轮、创新科技、华建科技等20多家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形成3000万只活塞、1200万只轮毂、20万吨铝合金材料、25万套发动机缸体缸盖和变速箱壳体、5400吨汽车滤芯纸的生产能力,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无中生有”——滨州经开区突出产业链招商,从珠三角引进30个电子信息产业类项目,形成一条涵盖手机整机制造、智能穿戴、蓝牙电子产品等门类完整的全新电子信息产业链,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零的突破。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有中生新”——滨州经开区有效发挥魏桥国科研究院和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双核驱动”作用,与13家“中科系”院所开展合作,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2号超高精细光刻胶、铝基复材、激光选通成像等一大批国家重大攻关科研成果项目批量转化试产。

数字经济产业“优中做强”——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已安装服务器1万台,成为京东集团全国第五大数据基地;作为全国领先的数字产业服务平台猪八戒网,先后引进企业51家,构建起企业服务数字化“新模式”;星耀城互联网产业园签约入驻直播电商、游戏开发等互联网企业50余家,集聚青年创业人才500余人,打造共享共创的互联网产业新生态。


科创要素加速集聚

让科技创新从分散走向集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顺应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滨州经开区心怀“国之大者”,高起点规划建设渤海科创城、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和魏桥国科研究院“一城两院”,推动科创要素加速集聚。

其中,魏桥创业集团与中国科学院、中信信托深入合作成立魏桥国科研究院,投资85亿元,两年内建成150万平方米,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于一体的“政产学研金服用”魏桥国科科技园;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投资41.4亿元,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按照“1+N+3”模式,涵盖创意设计、数据咨询、学术交流、设备共享等“八大中心”,入驻科研相关机构181家,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88个,新增知识产权80项、发明专利26项,搭建起滨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区拥有38个院士工作站、国家级联合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以上,高于全省26.8个百分点。


要素保障蓄势赋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滨州经开区高标准配套建设黄河科技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7个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120万平方米,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研究出台助企纾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创新等一揽子惠企政策,做到言既出,策必兑,行必果。

同时,谋划成立君融投资、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和招商局资本产业引导3只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达80亿元,主要投资方向涵盖无人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轻量化等领域,吸引了国科天骥光刻胶、因诺无人机、率为科技等众多“国字号”高精尖项目落户滨州经开区。此外,其还创新“妈妈式服务”理念,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足不出市”实现跨省业务通办,实行“全流程帮办代办”,真正“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

乘势而上谋发展,扬帆起航再出发。未来,滨州经开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高水平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全方位对外开放为有力支撑,抓转型、强创新、拓开放、优环境,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真正把经开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区、创新示范区、开放先行区、生态样板区、改革引领区。(邵志媛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