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威海临港经开区:现代化产业新城在“奔跑”
时间:2024-04-22 15:54 作者:威海临港经开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2023年的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不少“高光时刻”——

在首届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暨山东省碳纤维产业链推进大会上,12个产业链项目“卡位入链”,中国碳纤维基地就此落户;与中电(山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能源装备产业蓄势待发;2023年第11届亚洲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5组)、2023威海临港新青年音乐节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亮出“动感新城·最棒临港”新名片……

“高光”背后,是临港经开区始终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使然。十年磨一剑,临港经开区不断“奔跑”,已然成长为一座产业集聚、项目集聚、人气集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三大产业成群成势

“工业立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是临港经开区建区的初心,十年来未曾动摇。2023年,临港经开区将新材料、新能源装备、数字经济确立为三大产业,持续谋划跟进重点项目,强化全流程组织保障,向新、向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碳纤维被誉为“21世纪新材料之王”,虽然只有1/10头发丝粗细,硬度却是钢的几倍,重量比铝还轻。

经过十年来的深耕细作,一张碳纤维织就的“临港名片”叫响全国。去年8月,临港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日前,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又为碳纤维找到了新的应用场景——储氢瓶。拓展纤维董事长丛宗杰说:“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储氢瓶重量更轻、容量更大,支持氢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更高。”

作为国内首家从事碳纤维研发并实现碳纤维连续稳定化生产的民营企业,拓展纤维批量生产的各等级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对标国际,成为首家通过C919国产大飞机PCD预批准的国产碳纤维生产商。

“龙头”起舞,聚势强链。建区以来,临港经开区整合“政产学研金用服”等资源要素,全面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协同,引导碳纤维产业集聚资源、集成创新、集群发展。

从科技研发到原丝生产,再到中下游复材应用……如今,临港经开区碳纤维产业已集聚50多个科研平台及中下游项目,朝着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迈进。

“目前,临港经开区碳纤维产业链已覆盖了下游复合材料制品之前的所有环节。”威海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战胜介绍,碳纤维产业园已引来37个高端产业链项目,进驻22家重点科研平台,常态化与2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

除了以碳纤维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聚链成群,新能源装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也渐入佳境。

锚定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临港经开区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打造能源装备项目聚集区。目前,临港经开区先后与景能科技、中国电力、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华能山东、金风科技、浪潮数字能源科技等龙头企业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研究制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路径,着力攻坚零碳发电端、零碳企业端、零碳交通端、零碳建筑端四大领域。

数字经济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去年8月,临港经开区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投资24亿元的卫星研发制造、运营应用和数据分析项目落地。航天宏图是国内领先的卫星互联网企业,其研发的遥感与地理信息一体化软件,实现了遥感基础软件的国产化替代。

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重塑着临港经开区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抓招商蓄势聚能

“结缘”第六年,德国马夸特集团的“临港传奇”仍在续写。

日前,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汽车系统和开关项目二期生产车间里,全新一代的奥迪高端电动汽车平台(PPE)电池管理系统进入试生产阶段。这是该产品首次在中国生产。

在这个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全球“样板工厂”里,20多条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在95%以上。马夸特开关(威海)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说:“因为临港经开区的支持,二期项目建设进度提前了近两个月。6年来,临港经开区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们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山东省对德招商的典型案例,马夸特开关(威海)的快速发展,是临港经开区发力专业招商、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十年来,临港经开区已吸引开泰体育、威鹏晟、顺丰物流、马夸特、豪雅光电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优质外资企业。

去年,临港经开区接连召开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招商工作推进会,将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把大抓招商摆在大抓经济的突出位置,打造两大专业招商平台,组建9个专业招商小队,提升队伍专业能力,树立“链式”思维,掀起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

更加专业精准的“链式招商”,引来一批优质项目。十年来,临港经开区累计签约引进重点项目213个,每年储备40余个重点在谈项目,入驻了威海市首个德国独资项目马夸特开关(威海)项目、全区首个外资医药项目日本华钟制药项目、中玻功能玻璃智慧生产基地项目、广泰应急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等国内国际行业领先优质项目。去年,临港经开区储备在谈项目超120个,又引来45个总投资200多亿元的产业项目,世界500强德国采埃孚汽车安全系统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营商环境既是“软实力”也是“硬支撑”。临港经开区立足项目招引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化系统集成思维,探索任务集成、措施集成、力量集成的方法路径,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去年,临港经开区开展企业大走访、企业家日等活动,创新定制包办、一码集成等服务模式,企业审批效能提高70%。


精致建设魅力之城

虽然城市建设晚,但临港经开区起步就朝着精致方向发展。在建设精致城市过程中,临港经开区坚持以民生福祉为导向,不断优化城市业态布局、增加便民服务设施、缩短社会服务半径,百姓宜居指数、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一组组数字记录着10年的“幸福之变”:

幼儿园、中小学校增加10所,在校生翻一番达17000名,在校教师超1100名,临港学子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138家幸福食堂,基本实现了农村“一餐热饭”全覆盖,推行“食堂+信用+志愿”的服务模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服务;

新开通4条客货邮公交专线,新设立34个村级物流配送点,实现汪疃镇行政村全覆盖,有效打通农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

紧扣精致城市建设新要求,临港经开区精准实施31项城建市政重点工程,先后承办亚棒赛、新青年音乐节等100多场文体赛事活动,不断做优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活力,擦亮“动感新城·最棒临港”的城市品牌。

十载春华秋实,十载矢志创新,临港经开区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实现了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临港经开区将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工作导向,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骨干企业膨胀等七项重点工作,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全力“奔跑”!

(刘  明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