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福清融侨经开区:壮大产业集群 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4-30 09:31 作者: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重点推动建设的侨办开发区之一,也是全国首个以“侨”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1992年获批为国家级经开区。如今的融侨经开区拥有5张“国家级名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显示器产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平板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30多年来,一代代融侨人踔厉奋发,推动融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建区伊始 初具雏形

1987年3月,首家外资企业冠源轻工制品有限公司落户,拉开了融侨经开区创业的序幕。当时的融侨山坡起伏,荒草萋萋,缺电严重,用水困难,交通、通信不便,基础配套基本空白。为此,福清提出了“团结侨胞、争取侨心、运用侨力、建设侨乡”的思路,决定“引侨引外”,大办三资企业。为鼓励外商投资福清,华侨在香港设立专门基金,参与前期建设,并开出优越条件:只要你来投资,占多少股份由你定;货柜集装箱通过深圳、上海和厦门来福清,增加的运输费用由华侨承担。此外,还倡导“五带七自”,即带资金、带原料、带技术、带管理、带市场,自定项目、自选设计、自聘员工、自找合作伙伴、自行管理、自进设备、自订制度,以及“直销式”招商模式,提出“稳定、开明、守信、开放”八字方针,实行“先予后取”“先上后理”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由此,冠军玩具、冠云塑胶、冠旺纺织、冠捷电子等侨台企业接连落地并茁壮成长,融侨经开区建设初具雏形。

 

产业集聚 高速发展

此后,融侨经开区驶入发展“快车道”,园区面积不断扩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入户企业络绎不绝。光电产业逐步集聚,形成了以显示器产业园和光电科技园为依托,以捷联电子、捷星显示科技等企业为龙头,聚集了70多家配套企业的显示器整机制造产业链。

37年风雨兼程,融侨经开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的融侨经开区绿树成荫,高楼林立,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多元。园区已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汽车部件和光学三大产业,先后获评“国家(福清)显示器产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显示器)”“福清国家平板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正在围绕冠捷电子、捷星显示、京东方光电、福耀集团等龙头企业持续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壮大产业集群。2023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280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21.1亿元。

 

坚定信心 再启征程

展望未来,融侨人将接续奋斗,进一步推动融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企业服务为重点,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坚持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产业提档升级。以培育发展产业链链主企业为着力点,做优做实服务保障,建立“一业一策”,鼓励企业增产增效,强化产业协同。健全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着力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发展“高、精、尖、特、新”产业,积极培育认定一批国家高新技术、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企业,争创国家单项冠军企业。深化工业互联网进园区专项行动,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引导重点行业龙头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的新模式,加快园区数字化改造。

三是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深化园区标准化建设,聚焦突破发展瓶颈,打造人、产、城高度融合的现代都市型产业园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节能降碳技术运用,实现产业提质、配套提升、服务提效。(何芬兰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