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经开区新实践
时间:2024-05-29 16:49 作者: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西翼,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应运而生,2010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筚路蓝缕三十余载,镇江经开区笃定前行,奋楫争先,竞速产业项目“新赛道”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跑出开放经济“加速度”。


“十四五”时期,镇江经开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融入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经开区新实践。


重大项目建设红红火火

长期以来,镇江经开区集中优质资源、优势力量奋力攻坚投资规模大、单位产出高、研发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数据显示,2023年镇江经开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2个,总投资328亿元,分别增长34%和96%,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在镇江市“十佳招商能手”评选中,镇江经开区有3人入选。同时,镇江经开区积极构建产业项目全周期管理体系,持续推进解决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2023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其中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完成率居全市首位。在镇江市“新春第一会”上颁发的“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推进奖”中,镇江经开区独占四席。

镇江经开区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得益于经开区领导班子的统筹谋划、全面布局,更离不开区内企业的勇于创新、奋力拼搏。走进江苏奥特帕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新能源电池箱体相比市场同类产品减重了30%,这一产品优势得到市场认可,生产订单源源不断。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新建的四条生产线预计在今年6月份全面投产,每月产能将提升至1.2万台。


科技创新赋能成效显现

科技引领时代,创新成就未来。近年来,镇江经开区在科技创新赋能上狠下功夫,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稳步前进、久久为功,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3年,镇江经开区深化“智改数转”培育,实施智能改造项目30个,累计创建省级智能示范工厂5家、省级智能车间26家,建成全市首个5G全连接工厂,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个、省级首台重大装备企业2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招引科技人才项目51个,新建省级研发机构2个,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深化科创企业梯度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9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8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数量均为全市第一;强化“双引双服务”,举办人才工作市场化发展大会,发布“双引双服务”11条措施,入选江苏省级高层次人才12人,新聘任科技副总37名,数量为全市第一,兑现各类人才资金近7000万元。

目前,镇江经开区全力聚焦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奋力奏响新时代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强音。


“经心办”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这些是单位纯土地首次登记和单位新增房产登记分别需要提供的原件及复印件,您看一下……”前不久,镇江经开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的业务骨干前往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充分了解公司经营动向,化被动求助为主动帮扶,帮助企业了解最新政策与注意事项,避免企业“多跑路”“跑弯路”。

政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经开区经济活力的进一步释放,以及招商引资的成效。近年来,镇江经开区聚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打响“经心办”营商环境品牌,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深化“互联网+监管应用”,推行“审管执信监”五位一体联动服务;探索“末梢前移、未诉先办”等集成管理机制,处理解决系统性、体制机制性问题及民生诉求问题。2023年全区三级政务体系共办理完成事项近7万件,日均办件量达600余件,其中办件量最大的社保窗口平均每人每天受理达30余件。同时,各窗口积极开展延时预约、上门服务700余次。据统计,企业、群众满意度在99%以上。2023年全年及今年一季度镇江经开区营商环境满意度蝉联全市第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镇江经开区将持续夯实为实体经济排忧解难的“看家本领”,优环境,聚商机,努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经开区新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邵志媛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