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天津子牙经开区:打造国家级经开区循环经济发展新样板
时间:2024-06-25 16:26 作者: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示范基地等示范载体……成立于2001年的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获得的荣誉,见证着这个在2012年晋升为全国第一家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开区的坚实成长。

从起步初期的1.17平方公里到如今的近30平方公里,子牙经开区历经了产业初创、规模集聚、发展提升、创新改革和高质量转型五个关键发展阶段,实现了由单一再生资源拆解加工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多元化、产品多样化转变的新产业格局。

特别是2021年以来,随着子牙经开区创新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其思想理念更加开放,机制体制更加完善,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规模更加集聚,营商环境更加优越,成为天津西南部地区重要的工业经济承载地。截至目前,子牙经开区已集聚循环经济实体企业300余家,2023年实现产值160亿元。

子牙经开区作为天津市循环经济企业的主要承载区,始终立足全产业链发展:在做强循环经济产业上,建立起废机电、废家电、废钢、废纸和报废汽车等再生资源从资源回收到拆解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产品制造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再生资源在园区的“吃干榨净”;在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上,建立起动力电池制造、PACK组装到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企业服务等应用,再到梯次利用、资源化利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体系。园区集聚了TCL奥博、格林美、格力钛、新能等“链主”企业。截至目前,子牙经开区再生资源年处理加工能力达924万吨,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再生铜、铝等资源150万吨。

在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机遇下,子牙经开区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优质项目导入的维度、强化营商服务的角度出发,以推动“三新”、做实“三量”为主线,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质量,促进再生资源有序回收和高效利用。突出数字赋能、技术赋能、标准赋能,贯通循环经济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全力提升“新能报废王”“循环经济数字中台”等数字化回收平台功能,建立覆盖京津冀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形成以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和40多家循环经济科技企业为主体的“1+N”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有色金属高值化利用等标准体系,推进国家标准化试点建设。

推动产业焕新,扩大增量,促进产业链延伸和集群化发展。以链集群、以群固链,推动循环经济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的闭环发展,围绕再生资源精细化、标准化拆解,加大再生资源行业示范骨干企业培育力度,推进传统产业向精深加工、产品制造和装备制造产业下游延伸。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瞄准产业链上的实体型、制造型、科技型和循环经济示范引领型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推动园区更新,优化存量,促进载体全生产要素的整体升级。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按照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改造一批老旧设备、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的思路,通过工艺优化、技术革新,推动存量企业智能化升级。提升载体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功能板块,持续完善道路、绿色、公用设施、生产生活配套等基础设施。突出资源高效利用,利用闲置低效资源实施一批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产业和高档休闲电动车产业等“区中园”建设,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加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

二十余年来,子牙经开区奠定了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雄厚基础,形成了循环、绿色、低碳发展的典型示范。自2007年以来,子牙经开区累计处理废五金近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0万吨,相当于节省原矿开采4000万吨,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改革永远在路上,面向未来,子牙经开区将以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示范载体加速升级为契机,着力打造覆盖京津冀、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在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征程上展现子牙经开区新作为。

(李子晨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