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州西北部的浒墅关自秦朝始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设立运河钞关,为运河沿线七大钞关之一,素有“江南要冲地、吴中活码头”之称。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2013年3月被批准为国家级经开区,是苏州市和苏州高新区重要的经济板块之一。在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浒墅关经开区排名跃升至全国第29位,历史性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成立之初,浒墅关经开区一无城市依托,二无工业基础,三无足够资金,但其乘势而起、应势而上、鼓足干劲,短时间即取得明显成效,次年被批准成为省级经开区。
2002年,浒墅关经开区紧抓苏州高新区“北扩西进、二次创业”的战略机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外资与境内投资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的要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浒墅关经开区在建设发展中坚持以产业为根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苏州高新区“三大功能片区”建设等发展机遇,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长期以来,浒墅关经开区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注重大招商、招大商。2023年,浒墅关经开区引进了美国PSS集团、冠礼、莫特佳电机等产业类项目;举办2023美中药协中国年会,美中药协中国分会永久会址签约落地;徕博科、默迪夫、精鼎医药等优质项目投产投用;昊帆生物成功上市,中细软集团全球总部等重大项目开业,多肽类生物药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跨境电商9610出口总量连续5年居苏州全市第一。2024年,吉野家江苏总部、法国埃顿汽车零部件、法国维克、苇渡新能源、西交大科技园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浒墅关经开区,赛默飞亚太区最大生命科学产业园正式投产,科玛化妆品二期项目开业投产,Kiwa-福鼎鑫新能源总部基地奠基等。与此同时,浒墅关经开区各类招商项目还不断在保“质”增“量”上积极寻求新突破。
不断筑牢科技创新基石,推动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企业矩阵持续壮大,如今的浒墅关经开区正全力打造产业科创主阵地——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上市公司”的梯度培育链条,打造以独角兽和瞪羚等高成长硬科技企业为先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后备的创新企业集群,持续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加速建设高标准创新载体,形成以ESR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ESR国际生物创新港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产业集聚区,以上市科创园二期、三期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以中软国际(苏州)软件开发及集成测试中心、阳山数谷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预计到2025年将建成超300万平方米载体。
目前,浒墅关经开区已先后引进以法国生物梅里埃、美国赛默飞、日本珑井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新项目;形成以徕博科、怡道、昊帆、博锐创合、安领生物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美国PSS、道晟半导体、雅谱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中软国际鸿蒙社区、中卫安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服务业产业集群。同时,经开区还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涌现出中兴联、中核苏阀科技、胜利精密等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建成高标准智能化车间,有效实现降本增效。
历经32年建设发展,浒墅关经开区迈出坚实步伐,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当下,经开区正紧盯打造“一流国家级经开区”目标,锁定“2+2+X”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落实“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抓服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创造更好的业绩,持续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邵志媛 综编)
本专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汇编成册出版,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