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拉萨经开区:大鹏振翅,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4-07-19 15:42 作者: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9.8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2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4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0.8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66.63亿元……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丰硕的成果,勾勒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幅动人的发展画卷。

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工作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调结构  培育投资兴业新热土

用好“招”字诀。近年来,拉萨经开区一直坚持“招大招强、招特招优”原则,建立领导干部“重大活动亲自带队、重大客商亲自拜访陪同”工作机制,多次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地开展招商工作。各种数据也见证了其招商工作的成果:近三年,新增注册企业2805家、注册资金424.35亿元,累计注册企业8490家、注册资金3460.07亿元;园区新增“四上”企业58家,达到137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家,达到34家。

加快“项”速度。拉萨经开区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采取项目联合督察、清单管理、集中开工、倒排工期和定期通报等措施,全力以赴谋项目、抢抓机遇引项目、强化保障上项目,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近三年,实施项目99个,完成固投45.21亿元。

打通“开放”路。2020年4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拉萨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第113个综合保税区、西藏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补全西藏无综合保税区的空白。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60家,完成贸易额26.05亿元,涨幅在全国综合保税区中列第11位。而聂当工业园则以新型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民族手工艺品为特色产业,以科技研发、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配套支撑产业的高原特色专业化制造基地。同时,拉萨经开区还在北京、成都、南京、深圳四地分别设立区外产业交流中心,西藏35家企业的200余种高原特色健康产品走向内地市场。中尼友谊工业园,作为西藏首个“一带一路”投资项目,重点培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白色家电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加工业。截至目前,招商引资项目库已储备项目共计39个,已签约意向投资项目31个,项目意向投资额约为15.51亿元。

优服务  打造宜居宜业新天地

“园区企业注册登记压缩至0.5个工作日,食品经营生产许可‘全程网办’、办理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市场监管领域各类审批时限走在全区前列。307项涉税事项实现线上办理,146个涉税缴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纳税网上申报率达99%。”拉萨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方面,该区建成首个园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依职权集中办理91项涉企业务,精简审批事项32项、压缩审批环节26个。

除此之外,拉萨经开区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1+N政策》,形成一个产业政策引领,多个专项政策支撑的政策扶持体系,近三年,累计兑现产业扶持资金达57.63亿元,惠及973家企业。

在园区企业家群体中选聘12名各界代表人士担任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组织开展系列茶话会、座谈会、政策分享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对接活动,这一系列活动,都是拉萨经开区打造透明有序服务企业环境的有力举措,不仅获得了区内企业的频频点赞,还实实在在为企业的各种难题提供了最快速的反馈渠道。

在打造舒适宜居生活环境方面,拉萨经开区配齐“硬设施”,投资16.9亿元,建成41.89万平方米的工业中心、双创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藏中药材交易中心、人才公寓公租房廉租房等,为企业提供生产、办公、研发、销售、住宿于一体的配套设施,投资1.3亿元加紧实施集休闲运动文化多功能的工业邻里中心项目,进一步改善企业职工生活服务条件。完善“软服务”,引入武汉大学等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等全过程辅导培育;引入北京龙磐等投资企业,拓展投融资渠道;海鑫国际、奇圣大厦、经开夜市等一批商业综合体日趋成熟,阳光新城、壹号公馆、凤凰城、锦城苑等13个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全区第一家跨境电商体验店投入运营,全区第一个现代天文馆藏域星球建成投用并荣获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经开区被评定为西藏唯一一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护环境  创立绿色文明新园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拉萨经开区一直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守生态底线,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坚决做到污染性、破坏资源型、有重大环境隐患项目“三个不要”,坚决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了甘露藏药、娃哈哈等一批支撑力和带动力强的净土健康产业集群,获得“西藏净土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称号。

与此同时,在污染防治方面,拉萨经开区投入360万元在全区率先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对重点污染源企业排污口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开展河滩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4.5亿元,打造天文、生态等9个公园,园区绿化面积增加到3323.74亩,人均绿地面积达100平方米。

区内还实施绿化工程。对尼色拉山体现有987亩用地开展修复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共计种植苗木92605株,分别为白皮松(大)27072株;油松(大)5430株、祁连圆柏17700株、祁连圆柏(大)34333株、巨柏(大)2971株、藏垂柳611株、优胜杨324株、山杏(大)2082株、光核桃2082株,修挖种植坑92605个、维修网围栏230米、更换客土10730.9平方米、架设乔木撑杆69806套。

如今,拉萨经开区正以开放之姿,活跃之态,绿色发展为底色不断前行。在青藏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和健硕的大鹏鸟一样振翅高飞,为高原经济蓬勃发展开辟新路径。

(徐若滨 综编)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