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奏响港产城融合发展协奏曲
时间:2024-07-23 09:36 作者: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量: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1年8月启动建设,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30多年的耕耘建设,全区现代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对外开放功能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从昔日黄海滩头一片盐碱地华丽嬗变为今天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热土。


厚植“前港后厂”优势   临港产业基础雄厚

日照经开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紧靠市区、临港涉海、交通发达,区位、资源、交通等比较优势突出,综合条件得天独厚。北接新市区,是日照市中心城区重要功能片区,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共享全市优质资源,全面融入市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东邻黄海,岸线资源丰富,与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七、国内沿海第六的日照港区港一体,建有省内规模较大、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中心渔港;西距日照西高铁站、日照机场车程分别仅有10分钟、20分钟,域内建有日照西(高铁)综合交通枢纽,青盐、鲁南、新荷兖日、瓦日四条铁路和沈海、长深、日兰三条高速公路穿境,地处城市门户,交通多元立体。

依靠“前港后厂”的优势,日照经开区培育形成了年产值规模近300亿元的粮油食品加工、近200亿元的浆纸印刷包装、近200亿元的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等临港产业。同时,正加快培育生物医药和化工新材料、临港新能源和海工装备、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

其中,粮油产业,集聚了中粮、中储粮、邦基、嘉吉、象屿等国内外头部粮企,年大豆加工能力800万吨、粮食仓储能力380万吨;浆纸产业,具备木浆220万吨、化机浆10万吨、高档白卡纸65万吨、文化纸53万吨、生活用纸15万吨、莱赛尔纤维2.5万吨的年产能,硫酸盐阔叶木浆、液体包装纸板市场占有率分居全国第一、第二;汽车产业,形成了长城汽车整车、韩国现代汽车核心零部件和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三大板块,集聚中外企业47家,具备铝水、铸造、锻造、冲压焊接、表面处理、精加工等全工艺流程配套能力。


绘就宜居宜业“画卷”   打造产业兴旺发展高地

日照经开区紧靠日照新市区,商务、生活等配套享受全市优质资源,且靠海、滨河、依山,拥有国家级中心渔港,市区三条河流在此汇流入海,傅疃河口湿地公园是全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奎山山地公园正在建设。

这里是宜居宜业、活力无限的和美福地。日照经开区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坚持精当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奎山体育中心等文体旅综合体精彩绽现,北部居住区渐成规模,正规划打造滨河颐养中心,河海相映、产业聚集、时尚活力的现代化精致城市形态初显。

这里是产业兴旺、未来可期的发展高地。依托世界第七、国内沿海第六的日照港,日照经开区培育发展了粮油食品加工、浆纸及印刷包装、汽车及零部件等临港产业,是国内重要的进口大豆和食糖加工产能集中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零部件)示范基地,正打造700万吨产能、500亿元产值的林浆纸纤一体化基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合成生物、新材料、临港新能源和海工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全省唯一一家生物化工园区、以保税混矿为特色的临港型综保区,获批省级数字经济成长型园区。

这里是尊崇创新、礼遇人才的创业沃土。黄河流域陆海联动转换枢纽、北方能源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战略叠加,港区、城区、园区“三区”互动,日照经开区发展机遇和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园区拥有省级以上科创平台70余家;拥有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5人、“泰山系列人才”6人,共144人次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人才总量4.3万人,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这里是尊商重商、服务高效的投资宝地。日照经开区坚持去行政化改革,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聚焦聚力实体经济发展。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推行店小二式服务,“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一次办好、拿地即开工、全程代办、跨域通办”成为常态,企业开办20分钟办结,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目前,园区拥有各类经营主体3万余家,“四上”企业693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投资企业60余家,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面向未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牢牢把握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着力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第一战场、对外开放第一高地、“三生合一”第一园区。

扫码关注中国投资促进会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京ICP备09043174号

Copyright@2006-2019 CCIIP.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